B40 地方味蕾故事烘焙點心趣

蕭美珍、鄭雅云講師

本課程用簡單的方式教導烘焙點心,並講述選用當地食材及養生健康飲食概念,讓學員回家後能簡單輕鬆動手DIY。

成果寫真

課程花絮

精采文章

地方味蕾故事烘焙點心趣

作者​/​沈瑞禧

在今年的一月收到了朋友的邀約,問我要不要一起去上社區大學舉辦的烘焙課,想著自己平時閒著也是閒著,不如找點事情做,讓平凡的生活多一點生活樂趣,就答應報名了。之前在家裡玩烘焙只有用過麵包機做個吐司,其他的所有有關烘焙的用具,只有在別人社群網站的照片裡看過,三月份的第一周開始烘焙上課之旅,雖然從來沒有上過烘焙課,卻有模有樣的玩起麵粉,看著老師手持打蛋機的專業姿勢,在自己手上使用起來,好像機器會跑一樣,不熟練的手法打得身上到處都是,第一次收工回家,身上都是麵粉,好像掉進去麵粉堆的小人一樣。
記得第一堂課學做的是古早味蛋糕,回到家給家人品嘗,說做的比外面賣的好吃,用心用自己的溫度去製作的果然不一樣。接著開始第二堂、第三堂課的固定在每週四去上課,原本以為12周的上課看起來很長,似乎也在這每周一課當中慢慢地快到了尾聲,雖然因為疫情後面的課程暫停,但從整個烘焙課當中了解,曾經不懂的名詞,甚麼叫做轉向:原來烤麵包烤蛋糕都需要轉向,才可以使食材烤得均勻;甚麼叫做硬性發泡:在打發蛋白的過程中,需要打到從打蛋器挖起蛋白不會垂下來,也才知道打發的過程中糖要分次的加入,做麵包時,需要經過多次的發酵,才能完成口感好吃的麵包,當中用手揉的麵糰及用機器揉的麵糰,烤出來的麵包口感,細細品嘗還是有些微的不同,手揉的麵包除了不斷地用手揉麵,手的手心溫度及力度也是息息相關,甚至是發酵到甚麼程度叫做發酵好了,都是影響麵包好不好吃的關鍵,烤箱的溫度更是重要。
這幾堂課下來有好多第一次烘焙的經驗,麵粉不但可以製作蛋糕、麵包也能製成麵條,讓玩麵糰的我玩得不亦樂乎,也對於烘焙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與了解。

地方味蕾故事烘焙點心趣

作者/​黃瓊芬

上課的題材非常生活化,老師運用很簡單及垂手可得的原料,教導大家做出烘焙的產品,讓完全沒烘焙基礎的我感到神奇,原來我也可以做的到。 老師的食譜配方非常符合現代人的健康飲食概念,採用低糖、低油又省時的料理方法,讓我和家人相當受用。
另外社大安排的通識課程講座也非常活潑有趣,讓我增長智慧。讓地處偏鄉的學員獲益良多,希望疫情過後,快快復課,能讓餐桌上的食物更豐富、多元。

地方味蕾故事烘焙點心趣

作者/丁​心嵐

第一次參加團體的烘焙課程,跟我想像的有點不太一樣,認識到有相同興趣的夥伴,學習到各種不一樣的蛋糕、麵包製作,看著老師們製作過程都很容易,自己實際操作又是另一回事。
我最喜歡的麵包是歐式麵包,製作雖然簡單但是發酵時間卻很長,成品完成的那刻,即使不像外面賣的好看,但還是感到滿足。 
烘焙是一件療癒的事情,在工作中得不到成就感時,就可以偶爾去做個甜點來填補內心的不滿足,目前上課到現在,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牛粒,這是從小就喜歡吃的古早味馬卡龍,看著老師給的食譜與教學,才知道原來那麼簡單,但是目前還沒有自己做過,期待下次的成品。

地方味蕾故事烘焙點心趣

作者/​丁怡如

很高興能夠參加這烘焙班,也認識了許多朋友,雖然每到星期四就要趕著去上課,但我學習的很開心。
在課堂上我們學到了如何製作好吃的古早味小牛粒(台灣馬卡龍)、手工麵條、牛角麵包、薑黃葡萄乾麵包、古早味蛋糕等等,每項都很好吃,且都是以最天然的食材做出,不用擔心外面是否有添加其他的添加物而不敢食用。 課堂上老師認真的教導及與同儕間的切磋都讓我進步神速,不管是食材的選用、器材的運用等等,每次上課也都是歡笑連連。
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二種品項,為手工麵條:手工五行麵條,它的材料簡單包括麵粉、水及調色用的天然食材色素如紅色的紅麴、黃的薑黃或南瓜等等,其材料簡單取得,但製程可就不輕鬆,光延壓就來來回回好幾次,還好老師有帶壓麵機,不然光用桿麵棍滾壓,時間應該需要更多,但當做出來看到成品時,就非常有成就感,也看起來可口美味,自用送人兩相宜;另一種為牛角麵包,其程序就繁瑣許多,其材料也不是很難取得的,但那工法,卻是這幾周來最困難的,將所有材料混合後,切割、分割,切整形成水滴型,再桿成長三角型,再卷起來成牛角型狀,為了要使其紋路看起來有型,也不能太大力,又怕太小力黏不起來等等,到了烘烤又要顧爐火,怕太大會烤焦等等,只能說他真的是有難度的,但還好有老師細心及耐心的教導,使做出來的成品還不錯,成就滿滿。 
參加本次社大感想,不敢說有多深入的了解,但因有二位老的老師認真的指導下,至少有了一些些概念,又因現今食安問題層出不窮,造成人心惶惶,還好能夠習得如些多樣化的料理,真讓我受益良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