鄉鎮推廣
雲林縣西螺鎮位於台灣最大的河流-濁水溪南岸,自古以來,因為土地肥沃富饒,人口聚集快速,開發甚早。昭和十二年(1937),西螺實施市區改正,西螺街 (今延平路)拓寬拉直,西螺大橋建橋墩,農田溝渠等大量公共建設,讓原本物產豐富的西螺街,一躍成為現代化便利的農業鄉鎮。
1936年成立「濁水溪人道橋架設完成同盟會」,向日本總督府陳情建造大橋,1937年 10月動工,到1940年時,完成32座橋墩;不過此時二戰爆發,工程因此停頓。 戰後民國40年獲美國金援,並配合台灣省政府配合款,大橋工程終於在民國41年5月28日再度動工,同年12月25日完工。民國42年1月28日,舉辦西螺大橋通車典禮,當時是僅次於舊金山的金門大橋,全世界第二,遠東第一長公路大橋。
釀製醬油在西螺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,水質、溫度和溼度是醬油釀造好壞的重要條件,而西螺在這三方面都得天獨厚,再加上獨特的傳統釀造方法,便成了今日台灣的「醬油王國」─西螺醬油,氣味芳香甘醇,色澤紅褐,具有黏稠性,風味特佳。
二崙鄉位於雲林縣之最北端,以濁水溪為界與彰化縣為鄰,境內居民於清朝康熙、乾隆年間由福建省泉州晉江縣、漳州詔安縣等人民移居結成村落,當時在平原中有二個丘陵相連,因此命名為『二崙』,居民以農為主,係屬典型農業鄉。
二崙米、西瓜、香瓜,聞名遐邇,素有全台穀倉之雅號。每年5月皆辦理「二崙西瓜節」,至今已有20多年了,吸引來自全國民眾到場大啖西瓜,因為西瓜的高產量,每年交易都十分熱絡,且提供多樣品種的西瓜集散交易。
來惠村詔安社區,是最有客家傳統味的社區,多年來經過社區營造後,不僅保留傳統文化,同時還增加多項農村再生的元素,社區內新設立的「美學廣場」,充滿了傳統藝術氣息,「養豬世界」的公園,是早期二崙鄉養豬業的呈現,而「客家美食館」有傳統醃製品。此外,該社區內的「詔安客棧」、「戲棚廣場」及「活動中心的裝置藝術」透過美化包裝後,使得社區更加活化。
崙背鄉位於雲林縣西北部,屬台灣第二大的酪農專區,鄉內亦出產大量洋香瓜。因地處交通要衝,早年為雲林縣西部商業中心,腹地有崙背、麥寮、二崙、褒忠等四地,有「小上海」之稱。後因交通環境改變、人口外移,商業機能降低。
雲林縣崙背鄉、二崙鄉及西螺鎮是當前「詔安客」分布最大宗之區域,為使詔安客家歷史文化、詔安客語、詔安傳統習俗等世世代代的傳承。藉由詔安客家文化館館舍之經營計畫,除了推動當地社區參與,進而保存客家文物,推廣詔安文化,透過社區營造價值觀念推動客家文化相關活動。
民國六十二年政府推動加速農村經濟建設,有效利用農村剩餘勞力,輔導設置酪農專業區於崙背枋南段,是全台第一處設立乳牛養育專區,所產鮮乳佔全國十分之一,有鮮乳之鄉美譽。民國92年的夏天,千巧谷烘焙工場創辦人為了深耕在地且感謝一路走來支持的顧客,建造千巧谷牛樂園牧場,提供顧客更優美的休閒環境。
麥寮鄉位於雲林縣的西北角,濱臨台灣海峽,海岸陸棚平坦,海底生物極為豐富,利魚類棲息繁殖,漁業發展條件良好。自六輕設廠後,目前是雲林縣人口第三多的行政區,工商業也日益發達,漸漸在雲林西北形成新的生活圈。
六輕工業區內有一座公園-阿媽公園,是王永慶先生為了紀念母親所建,公園內設有許多造景設施還有一塊王永慶先生親題的「勤勞樸實」碑,面積佔地約7公頃,是個結合人文藝術、環保綠美化的親子同樂好去處。
麥寮的吳金輝老先生,世代以雕刻神像為業,退休後在因緣際會下,開始以牡蠣殼為素材製作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品。牡蠣的殼表有不規則的輪脈,殼緣成波浪狀,殼色成淡灰色至深褐色。 牡蠣殼的紋路和形狀配合畫作的主題,造就了蚵貝藝術獨特的立體感。
早期地名為「海口」,原因是所在之地理位置瀕臨海洋,民國35年改稱「臺西」,因為它位於臺灣西海岸的中間,為了使其與臺北、臺中、臺南、臺東合成五方不缺,因此海口之名更改為臺西。 該鄉同時也是臺灣丁氏的本貫之一。
臺西漁港,位於雲林縣臺西鄉海埔地海堤外側,屬於第二類漁港,清康熙年間常與中國福州船隻往來,曾繁盛一時,後因泥沙淤積逐漸沒落,目前屬於專業養蚵港,漁港周邊一大片濕地,蘊藏著豐富的生態。
台西海口故事屋是棟歷史建築,前身為海口庄長官舍,是日籍海口庄第三任庄長相本伊作在臺住所,現今修復成全台第一座新住民故事館。利用該故事館,做為新住民孩子學習母語、認識本國文化的基地,增加未來的競爭力。